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详细内容
擦亮吴中品牌 打造米中“碧螺春”
发布时间:2017-11-27 16:24:16    作者:高戬    来源:姑苏晚报    点击:8218

一个全新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吴中大米”有望在明年正式面世,它将成为继“洞庭山碧螺春”之后,苏州太湖流域又一个区域农产品原产地品牌。

“我们希望这个品牌能让吴中区的各个大米产区联合起来,抱团走向市场,打造一个能和‘五常’抗衡的金字招牌。”临湖镇农林服务中心主任金丽说。

“精耕细作”的背后

陆舍,临湖镇一个紧临太湖的纯农业村,该镇最大的集体水稻种植基地。绿然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着陆舍村1385亩水稻田,合作社水稻种植负责人邱阿三拥有近40年的农业生产经验,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水稻“土专家”。

“苏州农民种水稻,最大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邱阿三介绍,在头一年的冬天,农民们就要把田里的土壤彻底翻一遍,目的是通过冻结、风化让土壤恢复松软,同时将土壤里害虫冻死。到了五月初,开始播种育秧,把土地再翻一遍,然后引水灌田,等田地泡透后再把土壤仔细扒平整。到了六月初,要把秧苗移栽到稻田里,插秧时为了保证横平竖直,村民们要像砌房子似地在田里拉线。

“种水稻对田间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农民们要耗费大量的心血。”邱阿三说,水稻喜欢水,从秧苗下田后,就一直要保持田里有一定深度的积水,同时,水稻又喜欢高温和日照,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高温晴朗的盛夏季节,满足了水稻对温度和日照的需求,却加速了田里水分的蒸发,因此,农民们必须时刻关注田里的水位,一旦缺水,必须马上引水灌溉。

“以前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几乎所有的田间管理都靠人力完成,农民们非常辛苦。比如引水灌溉,以前全靠人力水车,两三个人踩一天才能灌一亩田,大暑天里,踩水车的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他们的汗水和湖水一起流进田里,有时候踩着踩着就中暑了。”邱阿三说,只有亲身体验过水稻传统种植方式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

品质全程把控

在绿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精耕细作仍在延续,但农民们已经告别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劳。

邱阿三介绍,前两年,镇里投资了2000多万元,在陆舍村建成了800亩高标准农田,将以前东一块西一块的零星农田连成片,统一建造沟渠、道路、绿化,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现在从育秧到收购整个种植过程都基本实现现代化,比如打水灌溉,以前两三个人踩一天水车才能灌一亩,现在只要电闸一推,几个小时800亩都灌好了;再譬如收割,以前800亩水稻至少需要800个人工,现在4个人加上4台收割机6天就全部割完了。”

“以前粮食紧缺,种水稻追求的是高产,现在粮食不缺了,我们种水稻追求高质量。”邱阿三告诉记者,以前为了追求产量,当地农民种植的是双季稻,双季稻虽然总体产量较高,但由于生长周期较短,米质一般;现在是单季稻,种植的是“南粳46”,虽然产量中等,但米质好。为了确保品质,绿然农场在水、肥、药等方面都严格把关,“灌溉的水源来自太湖,我们这里南面和北面各有一个自来水取水口,水质非常好;在肥料方面,我们最大限度地使用有机肥,水稻秸秆全部还田,春天还种植紫云英当绿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以防为主,使用农药量比以前大幅度降低,田里的泥鳅、黄鳝生存丝毫不受影响。”此外,绿然合作社在部分稻田里施用含有硒元素的肥料,生产高附加值的富硒米。

品质的把控一直延续到加工环节。邱阿三说,在稻谷脱壳过程中,碎米全部被剔除,最终卖给消费者的大米几乎每一粒都是完整的。

“吴中大米”明年面世

“临湖大米的品质一流,但市场知名度不高。”临湖镇农林服务中心主任金丽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几个大米品牌影响力仅限于苏州市范围内,“有些种粮大户甚至没有品牌,靠老客户带新客户的方式销售。”

金丽认为,“品牌知名度已经严重制约临湖大米走得更远,我们必须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来。吴中区最响亮的农产品品牌洞庭山碧螺春,也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借鉴这些品牌的成功经验,我们也应该申报一个本地大米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丽说,最初的打算是申报“临湖大米”,后来临湖镇相关领导认为,地产大米品牌影响力不够不是临湖镇的个别问题,“不如索性把品牌做大,为整个吴中区的地产大米申报一个整体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是,今年初,在区农业局牵头下我们开始申报‘吴中大米’。”

金丽告诉记者,目前“吴中大米”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明年获批。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