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详细内容
扎根田野吐芬芳
记重庆市涪陵区最美农技员黄久龄
发布时间:2018-04-19 11:23:27    作者:体系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8203

黄久龄,男,1965年11月出生,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技专业,在职大专学历,高级农艺师,1987年2月参加工作,是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农技干部,九三学社社员。30年来,他始终默默无闻地扎根在为农服务的田间地头,忘我工作,勤勉敬业,严谨求实,无私奉献,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的乐章,把自己的人生和汗水融入到了服务“三农”的热潮之中,为当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支笔,墨迹描绘业务功底之美

黄久龄十分注重农技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他常说只有掌握深厚的业务功底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人们常常看见他在办公室、会议室、农家院坝甚至山间田野,随时掏出笔来记录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和试验数据。他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增强为民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他坚持学习记录涉及农业法律法规、现代农业、农技推广、农业科技、植保、农业生态环境、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等专业知识,随时掌握农业科技动态和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并在工作中认真实践和印证。通过长期学习积累,黄久龄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土专家”,农民一有什么种植技术方面的难题,马上电话邀约他来现场指导。

一双鞋,足印雕刻农技服务之美

农业服务中心肩负着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农户、掌握农情。30年来,黄久龄跑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他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示范和指导,为农民解决生产疑难问题。面对交通不便、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现状,他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甘于奉献的精神,绝大多数双休日、节假日也没有休息。在平时工作中,凡是接到农民的请求,他都争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农民排忧解难,常常是风里去,雨里来,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记不清摔了多少跤。尤其是灾害天气,农作物普遍出苗差,长势也不好,群众都非常焦急,他尽可能做到随叫随到,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指导,如不能及时到达现场的,则电话联系帮助解决。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他每年坚持对义和镇水稻、玉米、再生稻等作物100多个田(土)块开展测产调查、室内考种,田间取样经常到傍晚,室内考种时常加班到深夜。

一个本,勤奋铸就试验贡献之美

黄久龄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扎根基层几十年如一日,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计名利得失,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他泛黄陈旧的记录本上看到,黄久龄先后承担实施“杂交水稻新品种同田对比试验”、“杂交水稻旱育秧对比试验”、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研究试验”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项目42个;“稻田免耕栽培水稻示范片”、“重庆市涪陵区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稻草覆盖栽培秋洋芋示范片”等示范项目40个;曾先后为重庆市 、涪陵区(市)举办水稻抛秧现场、春播育秧现场13个。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水稻旱地育秧、水稻塑料软盘抛秧、水稻无盘旱育抛秧、免耕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等一批重大农业新技术在义和镇得到了较快的推广普及,走在涪陵区各乡镇前面,起到了领头羊作用,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份情,奉献收获荣誉成果之美

黄久龄说,他生于此,长于此,服务于此,与这块土地和人民早已结下了不可割舍的深厚情谊,在工作中公而忘私、忘我奉献已经成为常态。为确保农业科技试验的准确性,由于经常深入试验田日晒雨淋,他于2003年累倒在试验田中,生病住院20多天;2008年2月在为涪陵区举办春播育秧现场期间,他父亲在重庆身患重病住院治疗,为了确保春播质量,一直未离开育秧现场,到春播结束后才去看望自己生病的父亲。30年来,他的努力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他被涪陵区(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涪陵区各级业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30次;先后16年被重庆市涪陵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委员会确定为优秀干部;曾先后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9项,其中获省部级丰收奖1项、获地厅级成果奖8项;他本人被涪陵区委、区政府授予重庆市涪陵区第一届第二批科技拔尖人才、第二届第二批科技拔尖人才、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光荣称号。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