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工作推进会在湖北恩施举行,由56家单位组成的马铃薯良种科研攻关联合体在会上确定了攻关试点预期目标:到2025年,发掘、创制和共享优异种质80份;筛选、选育并应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65个;优化和改进现有繁育体系的关键技术环节,建立与质量控制体系结合的新型种薯繁育技术体系,并在企业应用;推广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2400万亩以上。
推进会还明确了育种人才培养与信息交流的具体措施。今后将采取定人、定向、定员培训的方式,利用科研教学单位资源,为参加攻关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培养商业化育种骨干人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定期举办企业育种人员培训班和不定期育种交流培训活动,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品种创新能力,建设可共享的马铃薯良种信息数据库,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马铃薯种子企业提供人才与信息支撑。
据专家介绍,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我国马铃薯目前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和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难以满足产业需求。
具体表现在:优异种质资源不足和共享困难,晚疫病和土传病害严重,大面积应用的早熟和加工品种主要为外国品种,新品系和新品种测试能力不强,种薯繁育和质量控制技术面临着成本和劳动力不足的挑战,脱毒种薯成本居高不下,育成新品种难以推广,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种薯企业缺少可用新品种。
会议提出,以马铃薯良种科研攻关联合体为依托,以马铃薯生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马铃薯种质发掘与创制、新品种选育、新品系(新品种)测试和种薯繁育等协同创新工作平台,持续创制满足马铃薯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选育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品种,形成符合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需求、技术先进可靠、利益合理分享、社会多方投入、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马铃薯良种联合攻关新机制,切实提升我国马铃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供给。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玲玲、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周霞、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