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详细内容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到荣昌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发布时间:2021-06-22 15:46:28    作者:体系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1525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换,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为做好“巩固”和“衔接”两大主题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知联会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和到荣昌区等区县相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实地调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荣昌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方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探索构建“1+5+N”政策体系。创新建立并推行“十指连心”密切联系群众六项制度,组织全区党员干部4000余名,走访群众16.1万户,及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各类问题,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坚持干部、政策、责任、机制、纪律“五个尽锐出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12个市级贫困村于2015年底达标整村退出,所有贫困户在2020年6月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成功代表重庆作为非重点区县接受国家普查和第三方评估。二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初步构建以粮油为基础,生猪为主导,荣昌血橙、夏布、河包粉条、麻竹为优势,白鹅、茶叶、肉兔、花椒、生姜、蜂蜜等为特色的“1+1+4+N”的“基础、主导、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成功创建国家级农牧特色高新区和市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实现全市晚熟柑橘出口零突破,获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荣昌猪产业集群上榜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荣获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三是乡村人才培育取得新进展。累计培训高素质现代农民1800人,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500人,回引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1.2万余人。回引本土和外来人才400余名在村实施创业项目,带动就业800余人。重庆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落地荣昌。四是乡村文明新风迎来新气象。获批国家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9个。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3个,以喻茂坚家风纪念馆为示范,建立村史馆(乡情陈列馆)20处。“小院讲堂”得到中宣部肯定,成为中宣部组织的培训班授课内容。“五色星”评比活动入选《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经典案例。万灵镇、安富街道通安村获批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五是宜居乡村展现新面貌。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农村卫生改厕13255户,村容村貌有效提升,培育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0个和示范线6条。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98户,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2019年国务院表彰。营造林5.7万亩,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六是乡村治理构建新格局。累计向脱贫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派驻第一书记33名。探索建立“爱心超市”,以积分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治。广泛开展“小树苗工程”“四点半课堂”“美丽庭院”等活动,带动良好乡风。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区专职化网格员366个,兼职网格员1162个,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100%。七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累计委托培养全科教师和学前免师144名。全区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3797人。累计下派100余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到各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医疗帮扶工作。建设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3个,文化中心户163户,实现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户100%全覆盖。累计开展送文化下乡1104场,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八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与内江、隆昌、自贡、泸州等地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在生猪、柑橘、稻渔3大产业链上深度合作,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13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充分激发农村资产资源活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圆满完成目标任务。筹集资金1.02亿元,扶持139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收入6524万元,直接受益农户2.2万户(其中贫困户、脱贫户1700余户),全面消除“空壳村”。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