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产管理 >> 粮油作物 >> 详细内容
2023年重庆市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7-06 09:50:00    作者:粮油作物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4913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具有省工、省种、省肥、节水、增产优质等优点,是中稻地区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谷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我市晚秋生产的重中之重。

今年我市局地头季中稻受到春旱缺水影响,播种移栽延迟,造成生育期推迟。这些不良气候因素都将给再生稻正常萌发和蓄留成功带来困难。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谋划晚秋生产,认真规划,科学布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提高成功率,提高单产,落实区域布局和品种布局保稳产,落实技术到位和投入到位保高产”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1.及早规划,合理布局。再生稻栽培宜选择在海拔350米以下,年均温18℃左右,有水源保证的沿江河谷地带再生稻适宜区。

2.选用再生力强的优良品种。蓄留再生稻宜选择以综合性状优良的穗粒兼顾型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渝香203、川农优538、荃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等为主导品种,搭配甬优4949、甬优4953等籼粳杂交稻品种,再生力强,再生稻品质好,两季丰产稳产性好的优质高产良种。

3.抓好头季中后期田间管理

一是抓好水浆管理:孕穗期保持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灌浆,乳熟期后保持浅水层,水稻黄熟期保持湿润状态,提高水稻休眠芽的成活率。注意抗旱保芽,防止后期高温干旱造成田泥成块开裂、伤根造成稻株不能正常吸水、吸肥使腋芽始终呈休眠状态,或因稻秆失水干枯,腋芽枯萎死亡而不能萌发。若头季稻收获前稻田出现白土、发裂现象,需要灌跑马水。

二是注意防治穗期病虫害:头季稻稻株健壮与否对休眠芽的成活率、再生稻正常发苗和产量影响很大。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监测预警,确定防治重点和关键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及时防控。同时,大力开展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深入开展“虫口夺粮行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4.早施、施足促芽肥。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在头季齐穗后一定要早施并施足促芽肥,促芽肥施用时间在头季收获前15天亩施尿素15~20公斤作促芽肥。

5.看芽收割头季,保证留桩高度。据全市各地经验,头季稻收割期以不超过8月25日为宜,否则再生稻抽穗扬花易受寒露风影响。适当提早收割头季稻可增强稻桩休眠芽的活力,对再生稻生长有利,但如收割过早又易影响头季稻产量,因此,蓄留再生稻应在全田谷粒黄熟95%以上、70%的植株倒二、三节芽长达3厘米以上时收割为宜。同时,因稻株腋芽自上而下萌发,高节位腋芽具有生长优势,是构成再生稻有效穗的主体部分,因此,应适当留高桩。留桩高度20厘米,原则上保留倒2节。争取倒二芽、倒三芽成穗,提高再生稻成穗率。

6.稻草覆盖,保护性耕作。头季稻收获后立即将稻草覆盖在稻桩行间,既可以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抗旱保苗,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又可增加土壤的钾素营养,培肥土壤地力。

7.及时管水,施好发苗肥。收获头季稻后立即复水,一直灌浅水至接近黄熟时排水。头季稻收后如遇连晴高温天气或稻田缺水时,应注意在收割当日傍晚及后两日早晚浇水泼桩。头季稻收割后1-2天即可施发苗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施肥时应保持田间有一定水层,遇高温干旱,田间无水施用发苗肥时,可采用叶面喷施,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成穗率,增加有效穗,促进再生稻高产。

8.喷施“920”,及时防治再生稻病虫害。再生稻始穗期亩用“920”1.5~2克喷苗,促进再生稻早孕穗、早成熟,适当增加穗长和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同时根据病虫测报情况重点防治叶蝉、稻纵卷叶螟、三代螟虫等虫害。

   版权和免责声明: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删除。